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

金融危機是人類的轉機: 資源錯配

廿多年來,很多最聰明最能幹的人都在金融界工作,無他,因為人工實在不合常理地高。
如果你畢業一兩年就可以有4萬以上人工(每月,計入花紅),對比全香港平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17250 HKD (2006年),其實是非常高。 你要注意,家庭通常唔止一個人。

遠既唔講,講我做過既行業先。 我個人覺得如果一個聰明的人去做分析師或基金經理,完完全全係浪費人類既資源。 分析公司、股票,其實對社會、地球、世界都完全沒有貢獻,完全可以話係不事生產。 你分析得好又點? 間公司會變好咩? 科技會進步咩? 我覺得做M記絕對比做基金經理有意義。

情況就好似全個社會最聰明既人都做電影評論人,但只有無咁叻既人去拍電影一樣。根本就係資源錯配。 人都係一種資源,聰明、做得野既人更加少,咁浪費實在是一件錯事。

雖然係咁,我唔覺得做藝術和文學是無意義,因為唔係個個都要做農夫、工人先有意義。 文明既存在就係在於佢能夠養得起到一大班"不事生產"既人,例如藝術家,科學家,哲學家等,非洲就係因為個個都要去打獵,所以文明咁落後。

但係做金融行業既人實在太多太多,完全超出左應有的"勁人"人數。 (當然大家都有好多得把口,好笨又唔識野既人做銀行家,唔係都唔會有金融危機啦。)

小學開始都有咁既想法,所以現在金融行業抄晒D人,我一點都不覺得可惜。今次depression其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,唔應該悲觀。最好少後都唔會再有咁多人才去做金融業,我們將會有更好的明天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Wonderful article. Not sure if you have read it
http://www.wired.com/techbiz/it/magazine/17-03/wp_quant?currentPage=all